总数:1191 | 当前第105/120 首页 上一页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 下一页 尾页
AB PLC RSLogix5000使用入门3更新固件
罗克韦尔RSLogix5000使用入门频教程由北京首科力通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刘文志先生录制提供,全部共11讲。Control Logix作为Allen-Bradley 下一代的控制系统之一,将顺序控制,过程控制,传动控制和运动控制,以及通讯和最新的I/O技术集成在一个小型的,具有价格竞争力的平台里,因为Control Logix 是模块化的,用户就能够有效地设计,建立和更改平台,从而极大地节省培训费用和工程实施费用。 RS Logix 5000系列编程环境,提供了易于使用且符合IEC 1131-3标准的接口,采用结构和数组的符号化编程,以及专用于顺序控制,运动控制,过程控制和传动控制场合的指令集,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Net linx开放式网络结构提供了通用的通讯工具用于各种不同网络,例如Ethernet、Control Net和 Device Net. ControlLogix控制平台具有下列特点: ·无缝连接:易于和现有PLC系统集成:现有网络的用户可以与其他网络上的程序控制器透明地收发信息。 ·快速性:ControlLogix平台通过背板提供了高速数据传输,而且ControlLogix5000控制器提供了一个高速控制平台,提供了一种模块化的控制方法: ·可升级:根据您的需要,增加或减少控制器和通讯模块的个数,可在一个机架内使用多个控制器。请选择满足您应用需求的控制器内存容量。 ·工业化:提了一个硬件平台,可耐受振动,高温和各种工业环境下的电气乾扰。 ·集成化:建立一个集成了多技术的系统平台,包括顺序控制、运动控制、传动控制和过程应用。 ·结构紧凑:适用于控制高度分散并且配电盘空间有限的应用场合。
  1. 2010/7/30
  2. 人气(29865)
  3. 星级(7)
  4. 评论(57)
西门子SINUMERIK 828D操作指南(5)
SINUMERIK 828D 将现代手机和电脑等新技术应用于紧凑型机床。通过 Easy Message 短信功能,可以将机床的报警信息和维护信息以手机短信的形式发送给服务人员,从而把机床的待机时间压缩到最短。前置的USB, CF 卡和以太网接口使得数据的传递和集成车间局域网变得简便快捷。集成高分辨率的10.4” TFT彩色显示器和全尺寸 NC 键盘使它的操作简便友好。前面板采用压铸镁合金制造,坚固耐用,即使在严酷的工作条件下仍能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它没有风扇、硬盘和电池,真正做到免维护。这一系列先进的数控技术和人性化的设计必定大大提高机床的生产力!
  1. 2010/7/1
  2. 人气(7825)
  3. 星级(10)
  4. 评论(0)
西门子SINUMERIK 828D操作指南(2)
面向未来: Easy Message 短信功能 – 随时随地获得机床的状态信息,并可以发送短消息控制机床 数控仿真– 不仅可以确保从最佳视角观察到加工细节,还可以计算出加工时间,保证生产率 动画支持 – 生动的动画提示,使工艺参数的设置更加方便、直观
  1. 2010/6/28
  2. 人气(7921)
  3. 星级(10)
  4. 评论(0)
NI CompactRIO实用开发经验分享
LabVIEW网络讲坛之快速原型篇,第二集(下)。本集介绍了进行快速原型开发的硬件平台CompactRIO和软件工具LabVIEW,以及一些非常实用的使用技巧。同样通过生动的例子讲述如何快速进行原型。 欲了解更多图形化嵌入式系统设计相关信息,请点击ni.com/Embedded
  1. 2010/6/12
  2. 人气(5717)
  3. 星级(10)
  4. 评论(0)
[第10讲]从传统监控到SCADA应用,WEB技术的应用、价值及发展
主要内容包括: 1. Information Server是Wonderware系统平台的关键组件。 2. Information Server。 3. Wonderware Information Server概述。 4. Information Server架构。 5. 基于Web的过程可视化和追踪。 6. 自动化过程可视化的Web显示机制。 7. 过程分析。 8. Table Weaver- -挖掘你的工厂数据 -带有超链接和KPls信息的数据表 -丰富的显示方法 -灵活的数据链接 9. 生产报表。 10.把Wonderware内容集成到其他门户系统。
  1. 2010/6/9
  2. 人气(7078)
  3. 星级(10)
  4. 评论(1)
第一章: 绪论(上)
智能仪器 绪论 主讲:程德福 教 授!1-1 仪器仪表概述 1-2 智能仪器的分类、基本结构与特点 1-3 推动智能仪器发展的主要技术 传统仪器仪表的分类和多样性 1.仪器仪表定义、作用、行业分类 仪器仪表是信息获取的工具、是认识世界的工具,是一个系统或装置。 最基本的作用:是延伸、扩展、补充或代替人的听觉、视觉、触觉等器官的功能,对被测参数采集、处理、存储。 行业分类: 测量仪器,分析仪器,生物医疗仪器,地球探测仪器,天文仪器,航空航天航海仪表,汽车仪表,电力,石油, 化工仪表等,遍及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深入到人民生活的各个角落。 2、八类测试计量仪器几何量:长度、角度、形貌、相互位置、位移、距离测量仪器等。 机械量:各种测力仪、硬度仪、加速度与速度测量仪、力矩测量仪、振动测量仪等。热工量:温度、湿度、流量 测量仪器等。 光学参数:如光度计、光谱仪、色度计、激光参数测量仪、光学传递函数测量仪等。 电离辐射:各种放射性、核素计量。,X、γ射线及中子计 ★时间频率:各种计时仪器与钟表、铯原子钟、时间频率测量仪。 ★电磁量:交、直流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RLC测量仪、静电仪、磁参数测量仪等。 ★电子参数:无线电参数测量仪器 如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相位测量仪、频谱分析仪、动态信号分析仪等。
  1. 2010/6/1
  2. 人气(5634)
  3. 星级(10)
  4. 评论(0)
第一章: 绪论(下)
智能仪器 绪论 主讲:程德福 教 授!1-1 仪器仪表概述 1-2 智能仪器的分类、基本结构与特点 1-3 推动智能仪器发展的主要技术 仪器智能化层次分类:智能仪器四个层次 聪敏仪器类 初级智能仪器 模型化智能仪器 高级智能仪器 2、智能仪器的基本结构 其结构可有两种基本类型: ●微机内嵌式:将单片或多片的微机芯片与仪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单机。●微机扩展式:以个人计算机 (PC)为核心的应用扩展型测量仪器。个人计算机仪器(PCI)或称微机卡式仪器。 3、智能仪器的三个特点: ◆测量过程的软件控制: CPU→ 软件控制测量过程 “以软代硬”→灵活性强、可靠性强 ◆数据处理: 随机误差、系统误差、非线性校准等处理→改善测量的精确度; 数字滤波、相关、卷积、反卷积、幅度谱、相位谱、功率谱等信号分析→提供更多高质量的信息量 ◆多功能化:一机多用 如智能化电力需求分析仪
  1. 2010/6/1
  2. 人气(3984)
  3. 星级(10)
  4. 评论(1)
EtherCAT协会参展视频
EtherCAT使网络性能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借助于从站节点中的FMMU和网络控制器主站的直接内存存取,协议的处理过程完全在硬件中完成。整个协议的处理过程都在硬件中得以实现,因此,完全独立于协议堆栈的实时运行系统、CPU 性能或软件实现方式。1000个I/O的更新时间只需30 µs。单个以太网帧最多可进行1486字节的过程数据交换,几乎相当于12000个数字输入和输出,而传送这些数据耗时仅为 300 µs. 100个伺服轴的通讯也仅为100µs。在此期间,系统更新带有命令值和控制数据的所有轴的实际位置及状态,分布时钟技术使轴的同步偏差小于1微秒。而即使是在保证这种性能的情况下,带宽仍足以实现异步通讯,如TCP/IP、下载参数或上载诊断数据。 超高性能的EtherCAT技术可以实现传统的现场总线系统无法迄及的控制理念。例如,以太网系统现在不仅可以处理速度控制,也可用于分布式驱动的电流控制。巨大的带宽可以实现每个数据信息与其状态信息同时传输。EtherCAT使通讯技术和现代工业PC所具有的超强计算能力相适应,总线系统不再是控制理念的瓶颈,分布式I/O可能比大多数本地I/O接口运行速度更快。 EtherCAT取代PCI 由于主板集成了以太网卡,用于接口卡的插槽不再是必要条件。随着PC组件急剧向小型化经济化方向发展,工业PC的体积日趋取决于插槽的数目。而快速以太网的带宽和EtherCAT通讯硬件的过程数据长度则为该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IPC 中的传统接口现在可以转变为集成的EtherCAT接口端子。除了可以对分布式I/O进行编址,还可以对驱动和控制单元以及现场总线主站、快速串行接口、网关和其它通讯接口等复合系统进行编址。即使是其他无协议限制的以太网设备变体,也可以通过分布式交换机端口设备进行连接。由于一个以太网接口足以满足整个外围设备的通讯要求,因此,这不仅极大地精简了IPC主机的体积,而且也降低了IPC主机的成本。
  1. 2010/6/1
  2. 人气(5677)
  3. 星级(10)
  4. 评论(0)
江苏利港电厂一键启停(APS)专家讨论及评审
在评审委员会主任许继刚的主持下,利港电厂和GE新华分别交流了利港电厂#4机组 2009年控制系统改造过程中,使用GE新华XDPS-400e 分散控制系统,设计并实现机组的APS项目工作报告、技术报告、用户报告,从APS项目的组织、实施情况,到设计方案及技术原则、项目调试情况及效果,再到APS的投运、使用介绍、用户反馈等方面,对APS项目在利港电厂实施的整体情况做了充分完备的阐述。经过提问及答辩环节后,评审委员会的专家们对项目报告和提供的资料进行认真的讨论,认为该项目具有4个特点:   1、APS功能完整,具备分层次、多模式的操作能力和完善的联锁保护逻辑及异常处理功能,实现了机组在冷态、温态、热态等多种工况下的自动启动和自动停机。 2、整个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接口完善。 3、系统界面友好,人机交互画面布局简洁、清晰直观、画面关联上层次分明且操作便捷,具备丰富的系统运行状态信息及完善的报警功能,充分满足系统运行及操作指导的需求。 4、运行实践表明,APS实现了设计目标,减少了运行人员的操作失误并降低操作强度,有助于提高机组安全运行水平。   经过现场实际查看,专家们高度评价了APS技术的成功应用,认为本项APS技术整体控制水平先进,在燃煤发电机组上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一致认为此项目的成功应用对行业实践将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1. 2010/5/31
  2. 人气(5819)
  3. 星级(10)
  4. 评论(0)
亚控科技高层——首届水工业信息化技术应用高峰论坛
近20年来,我国水行业在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应用方面得到的长足发展,新建项目大都采用了先进的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大部分老项目改造也完成了自动化系统与信息化系统的改造,水行业从手动控制向自动控制、远程控制方向发展。同时,应用范围已经普及到运营管理、计划、财务、设计与施工等的各个领域。应用的重点,逐步转向水行业中水处理和输配过程的模拟以及优化调度方向。尽管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在水行业的应用取得了上述成绩,但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们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关于水行业的自动化、信息化发展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与钻研。
  1. 2010/5/25
  2. 人气(5944)
  3. 星级(10)
  4. 评论(0)
总数:1191 | 当前第105/120 首页 上一页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