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数:523 | 当前第28/53 首页 上一页 ...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 下一页 尾页
第三章:线性系统内部特性(7)
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3.1 线性定常系统的能控性 3.2 线性定常系统的能观测性 3.3 能控性、能观测性与传递函数(矩阵)关系 3.4 对偶原理 3.5 线性时变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3.6 线性定常系统的典范分解 稳定性理论 4.1 外部稳定性和内部稳定性 4.2 李雅普诺夫对稳定性的有关定义 4.3 线性系统稳定性判据 4.4 李雅普诺夫第二法稳定性定理 4.5 线性系统的李雅普诺夫分析
  1. 2013/5/24
  2. 人气(2470)
  3. 星级(10)
  4. 评论(0)
第三章:线性系统内部特性(8)
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3.1 线性定常系统的能控性 3.2 线性定常系统的能观测性 3.3 能控性、能观测性与传递函数(矩阵)关系 3.4 对偶原理 3.5 线性时变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3.6 线性定常系统的典范分解 稳定性理论 4.1 外部稳定性和内部稳定性 4.2 李雅普诺夫对稳定性的有关定义 4.3 线性系统稳定性判据 4.4 李雅普诺夫第二法稳定性定理 4.5 线性系统的李雅普诺夫分析
  1. 2013/5/24
  2. 人气(2447)
  3. 星级(10)
  4. 评论(0)
第三章:线性系统内部特性(5)
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3.1 线性定常系统的能控性 3.2 线性定常系统的能观测性 3.3 能控性、能观测性与传递函数(矩阵)关系 3.4 对偶原理 3.5 线性时变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3.6 线性定常系统的典范分解 稳定性理论 4.1 外部稳定性和内部稳定性 4.2 李雅普诺夫对稳定性的有关定义 4.3 线性系统稳定性判据 4.4 李雅普诺夫第二法稳定性定理 4.5 线性系统的李雅普诺夫分析
  1. 2013/5/22
  2. 人气(2365)
  3. 星级(10)
  4. 评论(0)
第三章:线性系统内部特性(6)
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3.1 线性定常系统的能控性 3.2 线性定常系统的能观测性 3.3 能控性、能观测性与传递函数(矩阵)关系 3.4 对偶原理 3.5 线性时变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3.6 线性定常系统的典范分解 稳定性理论 4.1 外部稳定性和内部稳定性 4.2 李雅普诺夫对稳定性的有关定义 4.3 线性系统稳定性判据 4.4 李雅普诺夫第二法稳定性定理 4.5 线性系统的李雅普诺夫分析
  1. 2013/5/22
  2. 人气(2495)
  3. 星级(10)
  4. 评论(0)
  1. 2013/5/20
  2. 人气(6441)
  3. 星级(7)
  4. 评论(0)
第三章:线性系统内部特性(3)
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3.1 线性定常系统的能控性 3.2 线性定常系统的能观测性 3.3 能控性、能观测性与传递函数(矩阵)关系 3.4 对偶原理 3.5 线性时变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3.6 线性定常系统的典范分解 稳定性理论 4.1 外部稳定性和内部稳定性 4.2 李雅普诺夫对稳定性的有关定义 4.3 线性系统稳定性判据 4.4 李雅普诺夫第二法稳定性定理 4.5 线性系统的李雅普诺夫分析
  1. 2013/5/16
  2. 人气(2302)
  3. 星级(9)
  4. 评论(0)
第三章:线性系统内部特性(4)
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3.1 线性定常系统的能控性 3.2 线性定常系统的能观测性 3.3 能控性、能观测性与传递函数(矩阵)关系 3.4 对偶原理 3.5 线性时变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3.6 线性定常系统的典范分解 稳定性理论 4.1 外部稳定性和内部稳定性 4.2 李雅普诺夫对稳定性的有关定义 4.3 线性系统稳定性判据 4.4 李雅普诺夫第二法稳定性定理 4.5 线性系统的李雅普诺夫分析
  1. 2013/5/16
  2. 人气(2585)
  3. 星级(10)
  4. 评论(0)
第三章:线性系统内部特性(1)
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3.1 线性定常系统的能控性 3.2 线性定常系统的能观测性 3.3 能控性、能观测性与传递函数(矩阵)关系 3.4 对偶原理 3.5 线性时变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3.6 线性定常系统的典范分解 稳定性理论 4.1 外部稳定性和内部稳定性 4.2 李雅普诺夫对稳定性的有关定义 4.3 线性系统稳定性判据 4.4 李雅普诺夫第二法稳定性定理 4.5 线性系统的李雅普诺夫分析
  1. 2013/5/15
  2. 人气(2825)
  3. 星级(10)
  4. 评论(0)
第三章:线性系统内部特性(2)
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3.1 线性定常系统的能控性 3.2 线性定常系统的能观测性 3.3 能控性、能观测性与传递函数(矩阵)关系 3.4 对偶原理 3.5 线性时变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3.6 线性定常系统的典范分解 稳定性理论 4.1 外部稳定性和内部稳定性 4.2 李雅普诺夫对稳定性的有关定义 4.3 线性系统稳定性判据 4.4 李雅普诺夫第二法稳定性定理 4.5 线性系统的李雅普诺夫分析
  1. 2013/5/15
  2. 人气(2434)
  3. 星级(10)
  4. 评论(0)
实验二.航天器控制实验
实验名称:航天器控制实验 实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通过实验操作,提高本科生、硕士、博士研究生将现代控制理论应用于航天器控制的能力,在熟悉航天器控制部件的工作原理和模式的基础上,掌握航天器姿态控制系统建模、现代控制理论应用和工程设计能力、实验动手及计算机仿真能力。在实验中充分利用现代开展理论基础的基本理论知识,完成挠性卫星的指向控制和机动控制,保证一定的控制精度,以加深同学们对现代控制理论基础的深入理解,提高理论与及实验研究相结合的能力。 实验内容或指导思想: 了解航天器控制全物理仿真系统的各部分原理 航天器控制系统建模 航天器控制系统工程非理想因素分析与简化 控制规律的设计与工程化 计算机仿真 航天器姿态指向控制和大角度机动控制实验 实验分析、总结与报告 ab aa 教材及参考书: 空间飞行器控制实验指导书,刘莹莹等,西北工业大学讲义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周凤岐,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航天器控制原理,周军,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1. 2013/5/15
  2. 人气(2925)
  3. 星级(10)
  4. 评论(0)
总数:523 | 当前第28/53 首页 上一页 ...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