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数:641 | 当前第33/65 首页 上一页 ...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 下一页 尾页
红外测温产品选型和应用
红外测温仪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温度测量工具。其快速的测温响应、宽泛的测温范围给工业、科研领域带来一种新的测温手段。但是不正确的产品选型将会使使用效果大打折扣,有时会给生产、科研结果带来错误的信息而导致经济上的浪费。本次会议主题讲述了红外测温仪的参数与选型,结合具体案例分享下Raytek在红外测温领域的经验。会议期间您可以提出日常测温的困惑,我们专业技术人员为您在线交流。
  1. 2013/7/10
  2. 人气(3199)
  3. 星级(10)
  4. 评论(0)
EPLAN北京技术研讨会召开-gongkong《行业快讯》2013年第6期(总第71期)
5月9日德国知名电气设计软件EPLAN公司面向北京设计院、石油石化、电力电气等行业设计工程师举办了大型技术研讨会。为了使参会者对EPLAN面向不同行业的设计软件的应用及功能有更深层次的了解,EPLAN技术支持工程师在研讨会上分别对EPLAN P82.2新功能、EEC One、EPLAN Pro panel2.2、EPLAN harness Pro D功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EPLAN P8是一款划时代的全新电气设计软件,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绘画工具,在电缆编号、设备命名、交互参考、查找错误和设备等功能解决了传统的机械制图软件的设计存在的问题。
  1. 2013/7/9
  2. 人气(3836)
  3. 星级(10)
  4. 评论(0)
第六章:极小值原理(3)
极小值原理 8.1 连续系统的极小值原理 8.2 离散系统的极小值原理 8.3 极小值原理解最短时间控制问题 在用古典变分法求解最优控制问题时,假定控制变量 不受任何限制,即容许控制集合可以看成整个 维控制空间开集,这时控制变分 可以任取。同时还严格要求哈密尔顿函数 对 连续可微。在这种情况下,应用变分法求解最优控制问题是行之有效的。但是,实际工程问题中,控制变量往往是受到一定限制,容许控制集合是一个 维有界闭集,这时,控制变分 在容许集合边界上就不能任意选取,最段控制的必要条件 变不存在了。若最优控制解(如时间最小问题)落在控制集的边界上,一般便不满足 ,就不能再用古典变分法来求解最优控制问题了。 本章介绍的极小值原理是控制变量 受限制的情况下求解最优控制问题的有力工具。它是由苏联学者庞特里亚金于1956年提出的。极小值原理从变分法引伸而来,它的结论与古典变分法的结论极为相似,但由于它能应用于控制变量 受边界限制的情况,并不要求哈密尔顿函数 对 连续可微,因此其适用范围扩大了。
  1. 2013/6/14
  2. 人气(2811)
  3. 星级(10)
  4. 评论(0)
第六章:极小值原理(1)
极小值原理 8.1 连续系统的极小值原理 8.2 离散系统的极小值原理 8.3 极小值原理解最短时间控制问题 在用古典变分法求解最优控制问题时,假定控制变量 不受任何限制,即容许控制集合可以看成整个 维控制空间开集,这时控制变分 可以任取。同时还严格要求哈密尔顿函数 对 连续可微。在这种情况下,应用变分法求解最优控制问题是行之有效的。但是,实际工程问题中,控制变量往往是受到一定限制,容许控制集合是一个 维有界闭集,这时,控制变分 在容许集合边界上就不能任意选取,最段控制的必要条件 变不存在了。若最优控制解(如时间最小问题)落在控制集的边界上,一般便不满足 ,就不能再用古典变分法来求解最优控制问题了。 本章介绍的极小值原理是控制变量 受限制的情况下求解最优控制问题的有力工具。它是由苏联学者庞特里亚金于1956年提出的。极小值原理从变分法引伸而来,它的结论与古典变分法的结论极为相似,但由于它能应用于控制变量 受边界限制的情况,并不要求哈密尔顿函数 对 连续可微,因此其适用范围扩大了。
  1. 2013/6/9
  2. 人气(3987)
  3. 星级(10)
  4. 评论(0)
第六章:极小值原理(2)
极小值原理 8.1 连续系统的极小值原理 8.2 离散系统的极小值原理 8.3 极小值原理解最短时间控制问题 在用古典变分法求解最优控制问题时,假定控制变量 不受任何限制,即容许控制集合可以看成整个 维控制空间开集,这时控制变分 可以任取。同时还严格要求哈密尔顿函数 对 连续可微。在这种情况下,应用变分法求解最优控制问题是行之有效的。但是,实际工程问题中,控制变量往往是受到一定限制,容许控制集合是一个 维有界闭集,这时,控制变分 在容许集合边界上就不能任意选取,最段控制的必要条件 变不存在了。若最优控制解(如时间最小问题)落在控制集的边界上,一般便不满足 ,就不能再用古典变分法来求解最优控制问题了。 本章介绍的极小值原理是控制变量 受限制的情况下求解最优控制问题的有力工具。它是由苏联学者庞特里亚金于1956年提出的。极小值原理从变分法引伸而来,它的结论与古典变分法的结论极为相似,但由于它能应用于控制变量 受边界限制的情况,并不要求哈密尔顿函数 对 连续可微,因此其适用范围扩大了。
  1. 2013/6/9
  2. 人气(2728)
  3. 星级(10)
  4. 评论(0)
德国赫优讯(HILSCHER)企业宣传片
赫优信产品视频Hilscher Product video全球工业通讯专家——德国赫优讯(Hilscher)由Hans-Jürgen Hilscher先生于1986年创建,总部位于德国Hattersheim。作为国际领先的工业通讯产品与技术供应商,赫优讯提供各种主流现场总线和工业以太网技术的工程应用与产品开发解决方案。 公司产品—面向各种现场总线和工业以太网技术 赫优讯产品种类丰富,包括使用于Profibus、CANopen、DeviceNet、AS-Interface、InterBus、CC-Link、ControlNet、SERCOS、IO-Link、CompoNet等现场总线,EtherCAT、PROFINET、EtherNet/IP、Powerlink、Modbus TCP/IP、SERCOS III等实时以太网系统的通用网关netTAP/netLINK;计算机通讯板卡CIF/cifX;嵌入式通讯模块COM-C/comX;倍受广大用户关注的工业网络控制芯片(SoC)netX及针对不同应用需求的各种开发板、驱动软件、配置工具等;基于netX50的“芯片组”netIC;实时以太网分析诊断工具netANALYZER以及针对Rockwell PLC的第三方通讯接口模块RIF、PVIEW等等,同时赫优讯可提供IO-Link解决方案。
  1. 2013/6/7
  2. 人气(4797)
  3. 星级(10)
  4. 评论(0)
电力系统中的控制和仿真
自1976年以来,美国国家仪器(NI)一直致力于为工程师和科学家提供各种工具来提高效率、加速创新和探索,NI的平台被广泛用于智能电网和新能源领域核心关键设备的设计、研发以及现场应用,为电力电子、数字化变电站、分布式电源接入、和智能用电等领域提供技术基础,同时也为电力和新能源领域中的检定、计量与测试提供了灵活高效的解决方案。如今,对于电力尤其是智能电网领域,NI图形化系统设计平台被国内外的著名厂商及研究机构在多个研究方向广泛使用。 本讲座力邀相关产品的资深研发工程师以及具有丰富项目经验的技术总监,通过技术详解、案例分析、应用总结等多种形式,带来电力电子控制、电力系统实时仿真、微网系统、设备状态监测、远程智能终端、数字化变电站等领域的前沿技术和解决方案。
  1. 2013/5/19
  2. 人气(3338)
  3. 星级(10)
  4. 评论(0)
电能质量监测、同步相量测量与IEC-61850
自1976年以来,美国国家仪器(NI)一直致力于为工程师和科学家提供各种工具来提高效率、加速创新和探索,NI的平台被广泛用于智能电网和新能源领域核心关键设备的设计、研发以及现场应用,为电力电子、数字化变电站、分布式电源接入、和智能用电等领域提供技术基础,同时也为电力和新能源领域中的检定、计量与测试提供了灵活高效的解决方案。如今,对于电力尤其是智能电网领域,NI图形化系统设计平台被国内外的著名厂商及研究机构在多个研究方向广泛使用。 本讲座力邀相关产品的资深研发工程师以及具有丰富项目经验的技术总监,通过技术详解、案例分析、应用总结等多种形式,带来电力电子控制、电力系统实时仿真、微网系统、设备状态监测、远程智能终端、数字化变电站等领域的前沿技术和解决方案。
  1. 2013/5/19
  2. 人气(3109)
  3. 星级(10)
  4. 评论(0)
NI在电力领域的技术方案和案例概述
自1976年以来,美国国家仪器(NI)一直致力于为工程师和科学家提供各种工具来提高效率、加速创新和探索,NI的平台被广泛用于智能电网和新能源领域核心关键设备的设计、研发以及现场应用,为电力电子、数字化变电站、分布式电源接入、和智能用电等领域提供技术基础,同时也为电力和新能源领域中的检定、计量与测试提供了灵活高效的解决方案。如今,对于电力尤其是智能电网领域,NI图形化系统设计平台被国内外的著名厂商及研究机构在多个研究方向广泛使用。 本讲座力邀相关产品的资深研发工程师以及具有丰富项目经验的技术总监,通过技术详解、案例分析、应用总结等多种形式,带来电力电子控制、电力系统实时仿真、微网系统、设备状态监测、远程智能终端、数字化变电站等领域的前沿技术和解决方案。
  1. 2013/5/19
  2. 人气(2859)
  3. 星级(10)
  4. 评论(0)
康耐视VisionPro视觉软件
VisionPro®是来自康耐视的行业领先的机器视觉软件,让您能够使用自己选择的相机或者图像采集卡,同时又充分受益于多年的创新视觉工具开发。本视频更详细地说明了这一独特而灵活的使用康耐视专利的机器视觉软件的机会。欲了解更多信息,敬请登录www.cognex.cn。
  1. 2013/5/15
  2. 人气(13187)
  3. 星级(6)
  4. 评论(0)
总数:641 | 当前第33/65 首页 上一页 ...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