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数:3223 | 当前第277/323 首页 上一页 ...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 下一页 尾页
GE能源集团新华控制工制工程有限公司工程部经理白强作项目技术报告
2010年,5月20-21日,由GE能源集团新华控制工程有限公司主办,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行业热工自动化技术委员会协办的“江苏利港电厂一键启停(APS)技术交流会”在无锡隆重举行。交流会期间同时进行了GE能源集团APS技术在江苏利港电厂的实施成果评审。 GE能源集团新华控制工制工程有限公司工程部经理白强作项目技术报告,介绍APS项目的设计方案及技术原则,项目调试情况及投运效果。
  1. 2010/6/8
  2. 人气(8116)
  3. 星级(10)
  4. 评论(0)
利港电厂发电部主管林益明做用户报告
2010年,5月20-21日,由GE能源集团新华控制工程有限公司主办,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行业热工自动化技术委员会协办的“江苏利港电厂一键启停(APS)技术交流会”在无锡隆重举行。交流会期间同时进行了GE能源集团APS技术在江苏利港电厂的实施成果评审。 利港电厂发电部主管林益明作用户报告,介绍了APS的投运和使用情况
  1. 2010/6/8
  2. 人气(6315)
  3. 星级(10)
  4. 评论(0)
利港电厂副总工顾敏项目工作报告
2010年,5月20-21日,由GE能源集团新华控制工程有限公司主办,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行业热工自动化技术委员会协办的“江苏利港电厂一键启停(APS)技术交流会”在无锡隆重举行。交流会期间同时进行了GE能源集团APS技术在江苏利港电厂的实施成果评审。 利港电厂副总工顾敏项目工作报告,介绍项目的组织和实施情况!
  1. 2010/6/8
  2. 人气(6701)
  3. 星级(10)
  4. 评论(0)
研华PAC控制器APAX-5000系列及其典型应用在线研讨会
作为自动化领导厂商,研华秉承”同一个开发工具,多样的系统平台”这一设计理念,始终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基于PAC系统的开放式应用架构而努力,以持续地帮助客户提升系统性能并节省费用。 作为研华新一代PAC控制器APAX-5000系统,无论是应用于PAC的核心控制还是基于嵌入式PC的HMI/SCADA系统,甚至是多CPU一体化工作或是双CPU热备系统,它都是游刃有余。并且,我们也在为客户针对某些特殊行业应用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客制化定制经验,再藉由APAX-5000的内部开放式设计架构,在快速响应客户之行业产品定制要求的同时,使得APAX-5000不仅仅作为标准控制器,更作为行业专用控制器而呈现其价值。
  1. 2010/6/5
  2. 人气(6922)
  3. 星级(10)
  4. 评论(0)
西门子“全集成自动化”产品介绍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将在于6月2日至4日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举办的2010国际工业自动化与控制技术展览会上展示其以“创新推动生产力”为主题的、自动化领域最具创新性的“全集成自动化” (Totally Integrated Automation简称TIA)理念。这也是该理念首次以实体的形式展示于亚洲公众面前。 ------这个将数十件产品和系统集成在一起的装置全面展示了西门子广阔的工业领域产品组合。该展示装置包括了过程控制系统PCS7产品、数控产品、过程仪表产品、运动控制产品、工业通讯网络产品、工厂自动化控制系统、分布式I/O产品、人机界面、驱动技术产品与能源管理产品等。西门子会根据客户不同的需求,将TIA提供的集成控制系统产品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提供从现场级到控制级、从执行级再到工厂管理级的自动化解决方案。 ------早在1996年,西门子工业业务领域根据当时的市场需求与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了TIA理念。TIA理念也是迄今为止全球唯一一家既可以用于工厂自动化又可以用于过程自动化的控制系统。基于现代生产制造业的要求,如生产过程的灵活与透明、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宕机时间的严格控制以及投放市场时间的减少等,客户需要更具开放性与标准性的系统、具备可靠性与兼容性的创新生产设备以及集成横向与纵向生产线的自动化环境。TIA理念正是具备了统一通讯、诊断维护、工程安装、安全集成、安全追踪以及一流的质量,将自动化控制、制造业执行系统和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完美地整合,从而切实满足客户的需求。 ------今天,TIA作为西门子在工业领域独一无二的技术理念,已经被广泛应用到自动化的各个领域,在帮助用户实现提高生产力、增强灵活性和改进效率的同时,也帮助客户向数字化工厂的目标更迈进了一步。TIA再次生动诠释了西门子是如何实现“创新科技,铸就恒久价值”的理念。
  1. 2010/6/4
  2. 人气(7050)
  3. 星级(10)
  4. 评论(1)
先导控制:固定连接回路的控制_气动技术
先导控制:固定连接回路的控制_气动技术
  1. 2010/6/4
  2. 人气(6517)
  3. 星级(10)
  4. 评论(2)
第一章: 绪论(下)
智能仪器 绪论 主讲:程德福 教 授!1-1 仪器仪表概述 1-2 智能仪器的分类、基本结构与特点 1-3 推动智能仪器发展的主要技术 仪器智能化层次分类:智能仪器四个层次 聪敏仪器类 初级智能仪器 模型化智能仪器 高级智能仪器 2、智能仪器的基本结构 其结构可有两种基本类型: ●微机内嵌式:将单片或多片的微机芯片与仪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单机。●微机扩展式:以个人计算机 (PC)为核心的应用扩展型测量仪器。个人计算机仪器(PCI)或称微机卡式仪器。 3、智能仪器的三个特点: ◆测量过程的软件控制: CPU→ 软件控制测量过程 “以软代硬”→灵活性强、可靠性强 ◆数据处理: 随机误差、系统误差、非线性校准等处理→改善测量的精确度; 数字滤波、相关、卷积、反卷积、幅度谱、相位谱、功率谱等信号分析→提供更多高质量的信息量 ◆多功能化:一机多用 如智能化电力需求分析仪
  1. 2010/6/1
  2. 人气(4113)
  3. 星级(10)
  4. 评论(1)
EtherCAT协会参展视频
EtherCAT使网络性能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借助于从站节点中的FMMU和网络控制器主站的直接内存存取,协议的处理过程完全在硬件中完成。整个协议的处理过程都在硬件中得以实现,因此,完全独立于协议堆栈的实时运行系统、CPU 性能或软件实现方式。1000个I/O的更新时间只需30 µs。单个以太网帧最多可进行1486字节的过程数据交换,几乎相当于12000个数字输入和输出,而传送这些数据耗时仅为 300 µs. 100个伺服轴的通讯也仅为100µs。在此期间,系统更新带有命令值和控制数据的所有轴的实际位置及状态,分布时钟技术使轴的同步偏差小于1微秒。而即使是在保证这种性能的情况下,带宽仍足以实现异步通讯,如TCP/IP、下载参数或上载诊断数据。 超高性能的EtherCAT技术可以实现传统的现场总线系统无法迄及的控制理念。例如,以太网系统现在不仅可以处理速度控制,也可用于分布式驱动的电流控制。巨大的带宽可以实现每个数据信息与其状态信息同时传输。EtherCAT使通讯技术和现代工业PC所具有的超强计算能力相适应,总线系统不再是控制理念的瓶颈,分布式I/O可能比大多数本地I/O接口运行速度更快。 EtherCAT取代PCI 由于主板集成了以太网卡,用于接口卡的插槽不再是必要条件。随着PC组件急剧向小型化经济化方向发展,工业PC的体积日趋取决于插槽的数目。而快速以太网的带宽和EtherCAT通讯硬件的过程数据长度则为该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IPC 中的传统接口现在可以转变为集成的EtherCAT接口端子。除了可以对分布式I/O进行编址,还可以对驱动和控制单元以及现场总线主站、快速串行接口、网关和其它通讯接口等复合系统进行编址。即使是其他无协议限制的以太网设备变体,也可以通过分布式交换机端口设备进行连接。由于一个以太网接口足以满足整个外围设备的通讯要求,因此,这不仅极大地精简了IPC主机的体积,而且也降低了IPC主机的成本。
  1. 2010/6/1
  2. 人气(5819)
  3. 星级(10)
  4. 评论(0)
江苏利港电厂一键启停(APS)专家讨论及评审
在评审委员会主任许继刚的主持下,利港电厂和GE新华分别交流了利港电厂#4机组 2009年控制系统改造过程中,使用GE新华XDPS-400e 分散控制系统,设计并实现机组的APS项目工作报告、技术报告、用户报告,从APS项目的组织、实施情况,到设计方案及技术原则、项目调试情况及效果,再到APS的投运、使用介绍、用户反馈等方面,对APS项目在利港电厂实施的整体情况做了充分完备的阐述。经过提问及答辩环节后,评审委员会的专家们对项目报告和提供的资料进行认真的讨论,认为该项目具有4个特点:   1、APS功能完整,具备分层次、多模式的操作能力和完善的联锁保护逻辑及异常处理功能,实现了机组在冷态、温态、热态等多种工况下的自动启动和自动停机。 2、整个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接口完善。 3、系统界面友好,人机交互画面布局简洁、清晰直观、画面关联上层次分明且操作便捷,具备丰富的系统运行状态信息及完善的报警功能,充分满足系统运行及操作指导的需求。 4、运行实践表明,APS实现了设计目标,减少了运行人员的操作失误并降低操作强度,有助于提高机组安全运行水平。   经过现场实际查看,专家们高度评价了APS技术的成功应用,认为本项APS技术整体控制水平先进,在燃煤发电机组上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一致认为此项目的成功应用对行业实践将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1. 2010/5/31
  2. 人气(5927)
  3. 星级(10)
  4. 评论(0)
EtherCAT 功能原理示意Functional Principle
EtherCAT技术突破了其他以太网解决方案的系统限制:通过该项技术,无需接收以太网数据包,将其解码,之后再将过程数据复制到各个设备。EtherCAT从站设备在报文经过其节点时处理以太网帧:嵌入在每个从站中的FMMU(现场总线存储管理单元)在帧经过该节点时读取相应的编址数据,并同时将报文传输到下一个设备。同样,输入数据也是在报文经过时插入至报文中。整个过程中,报文只有几纳秒的时间延迟。 主站方面也非常经济,商用的标准网卡(NIC)或任何主板集成的以太网控制器可以用作硬件接口。这些接口的共性就是数据通过DMA(直接内存读取)传输至PC,即网络读取时无需占用CPU资源。 协议 EtherCAT协议在以太网帧内采用官方指定的以太类型。采用这种以太类型即可允许在以太网帧内直接传输控制数据,而无需重新定义标准以太网帧。该以太网帧可由多种子报文组成,每个子报文服务于逻辑过程映像区的特定内存区,该区域最大可达4GB。数据序列是独立于物理顺序的,所以以太网端子模块的编址可以随意排序。从站之间的广播,多播和通讯也可得以实现。 当EtherCAT组件与主站控制器运行在同一个子网,或者在控制软件直接读取以太网控制器时,可以使用以太网帧直接传输数据。 然而,EtherCAT不仅限于单个子网的应用。EtherCAT UDP将EtherCAT协议封装为UDP/IP数据报文,这就意味着,任何以太网协议堆栈的控制均可编址到EtherCAT系统之中,甚至通讯还可以通过路由器跨接到其它子网中。
  1. 2010/5/28
  2. 人气(7204)
  3. 星级(10)
  4. 评论(0)
总数:3223 | 当前第277/323 首页 上一页 ...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