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数:142 | 当前第4/1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Enel

确保互联互通的电力供应随着各种各样的可再生能源与日俱增,Enel更新了其电网管理系统,满足未来的需求,同时提高了服务质量和安全可靠性。

面临的挑战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以及人们对能源业务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逐步认知,可再生能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是本世纪的重要事项之一。

能源分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挑战性。

意大利最大的电力输送供应商Enel是如何调整配电网络的效率,充分利用绿色可再生能源,力求2050年实现碳中和?

DSC_5253-654x1470

解决方案

通过施耐德电气EcoStruxureTM 实现能效增长及可持续发展。


应用、分析与服务:EcoStruxure ADMS配电管理解决方案。


智能电网能够充分利用系统上收集的所有数据,灵活地适应并可实时调节供需平衡。

Enel 采用施耐德电气的ADMS (高级配电管理系统) 提供其配电网络的可视的运算模型,包括电压管理、分布式发电、频率控制、需求侧响应和其他智能电网管理数据的详细模型

ADMS是一个实时解决方案,可为电力公司配电系统提供规划、运行、模拟和分析等全套功能。

配备了全面的、多功能的工具包,ADMS可帮助像Enel这样建有复杂电网的电力公司,将电力中断和能源损失降至最低程度。它允许Enel将其现有系统上收集的所有数据编译到智能中央系统,进行分析并给出最佳的行动方案。





  1. 2017/7/7
  2. 人气(3491)
  3. 星级(10)
  4. 评论(0)
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从制造到智造,工业机器人的超车引擎新松借以施耐德电气PacDrive3高端运动控制平台为核心的施耐德电气工业机器人解决方案,自主研发SRBD系列DELTA机器人,致力于成为“中国智造”的助推器,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随着2012年禁令解除,并联机器人凭高柔性、速度快、定位准确等特点,在短短几年成为机器人行业的研究热点,更成为国内外各大机器人厂家竞相 逐鹿的市场。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内机器人产业的领头羊,致力打造出符合全球标准的“中国创造”并联机器人,但却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性能表现:需要在各项性能上达到国际水准,为未来的市场竞争赢得过硬的技术筹码。 自主研发:采用的软硬件技术平台也必须具有优秀的开放性和扩展性,便于新松发挥自身技术特长,针对各种垂直行业需求做出深度的定制和开发,实现其在市场上的差异化优势。 多元化行业需求:面对不同的具体工艺,机器人要采用不同的抓取方式、应用程序、行业标准等。

新松借以PacDrive3高端运动控制平台为核心的施耐德电气工业机器人解决方案,自主研发SRBD系列DELTA机器人,逐个攻克三大难点: 以平台征服研发弯道 新松利用施耐德电气机器人解决方案开放性和可扩展性,结合自身经验丰富的编程和设计能力,发挥出自身卓越的研发能力。 以软件应对需求弯道 针对不同的用户需求和应用环境,结合对行业的经验和了解,新松利用解决方案中的设备模块、运动模型功能块和机械臂数学模型,为多行业用户进行深度定制,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 以技术制胜性能弯道 以LMC运动控制器、Lexium驱动器和高动态性、高精度伺服电机担纲的PacDrive3运动控制系统提升新松并联机器人的速度、精度等性能,实现以一控多的高效、智能表现。

成果在施耐德电气工业机器人解决方案的支持下,仅仅通过一年时间,新松便将具有“中国特色”的SRBD系列DELTA机器人从图纸变成现实,从实验 室走向工业企业的应用。目前,新松的并联机器人已经成功地应用到了各个行业的生产线,比如,中南钻石公司实现了快速增减、码垛,把工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当 中解放出来,同时也解决了工作现场噪音大,粉尘大的问题。还为双鹤药业、奥派克手机提供了解决方案,优化了生产过程。 并联机器人只是新松产业版图中的一小部分。近年来,公司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将产业战略提升到涵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智能制造全过程。借助这种独特的产业模型和竞争优势,新松致力于成为“中国智造”的助推器,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http://www.schneider-electric.cn/zh/work/campaign/life-is-on/life-is-on.jsp

  1. 2017/5/18
  2. 人气(10001)
  3. 星级(6)
  4. 评论(0)
一、初识Click&Move
介绍了什么是Click&Move,Click&Move遵循的编程标准,使用PLCOpen及功能块图开发的优势,强大的状态机模型机制


  1. 2017/2/10
  2. 人气(1729)
  3. 星级(10)
  4. 评论(0)
第06讲:方框图及其化简方法

《自动控制原理》在线课程,由工控教育合作讲师陈平提供,课程编号gongkongedu20161112。《自动控制原理》采用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浅出地阐述了

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线性系统的根轨迹分析,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系统性的校正等方面的应用实例等内容。

《自动控制原理》内容通俗易懂、注重实用,具有高深的理论分析及数学运算,从实用的角度列举了多种应用实例,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更多详情见:http://www.gongkongedu.com/CourseInfo.aspx?id=8952

  1. 2016/12/1
  2. 人气(1201)
  3. 星级(10)
  4. 评论(0)
第05讲:典型环节的数学模型

《自动控制原理》在线课程,由工控教育合作讲师陈平提供,课程编号gongkongedu20161112。《自动控制原理》采用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浅出地阐述了

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线性系统的根轨迹分析,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系统性的校正等方面的应用实例等内容。

《自动控制原理》内容通俗易懂、注重实用,具有高深的理论分析及数学运算,从实用的角度列举了多种应用实例,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更多详情见:http://www.gongkongedu.com/CourseInfo.aspx?id=8952

  1. 2016/12/1
  2. 人气(1165)
  3. 星级(10)
  4. 评论(0)
第04讲:非线性数学模型的线性化

《自动控制原理》在线课程,由工控教育合作讲师陈平提供,课程编号gongkongedu20161112。《自动控制原理》采用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浅出地阐述了

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线性系统的根轨迹分析,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系统性的校正等方面的应用实例等内容。

《自动控制原理》内容通俗易懂、注重实用,具有高深的理论分析及数学运算,从实用的角度列举了多种应用实例,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更多详情见:http://www.gongkongedu.com/CourseInfo.aspx?id=8952

  1. 2016/12/1
  2. 人气(1103)
  3. 星级(10)
  4. 评论(0)
第03讲:线性系统的输入输出传递函数描述

《自动控制原理》在线课程,由工控教育合作讲师陈平提供,课程编号gongkongedu20161112。《自动控制原理》采用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浅出地阐述了

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线性系统的根轨迹分析,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系统性的校正等方面的应用实例等内容。

《自动控制原理》内容通俗易懂、注重实用,具有高深的理论分析及数学运算,从实用的角度列举了多种应用实例,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更多详情见:http://www.gongkongedu.com/CourseInfo.aspx?id=8952

  1. 2016/12/1
  2. 人气(1219)
  3. 星级(10)
  4. 评论(0)
第02讲:线性系统的输入输出时间函数描述

《自动控制原理》在线课程,由工控教育合作讲师陈平提供,课程编号gongkongedu20161112。《自动控制原理》采用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浅出地阐述了

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线性系统的根轨迹分析,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系统性的校正等方面的应用实例等内容。

《自动控制原理》内容通俗易懂、注重实用,具有高深的理论分析及数学运算,从实用的角度列举了多种应用实例,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更多详情见:http://www.gongkongedu.com/CourseInfo.aspx?id=8952

  1. 2016/12/1
  2. 人气(899)
  3. 星级(10)
  4. 评论(0)
第01讲:概述

《自动控制原理》在线课程,由工控教育合作讲师陈平提供,课程编号gongkongedu20161112。《自动控制原理》采用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浅出地阐述了

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线性系统的根轨迹分析,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系统性的校正等方面的应用实例等内容。

《自动控制原理》内容通俗易懂、注重实用,具有高深的理论分析及数学运算,从实用的角度列举了多种应用实例,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更多详情见:http://www.gongkongedu.com/CourseInfo.aspx?id=8952

  1. 2016/12/1
  2. 人气(999)
  3. 星级(10)
  4. 评论(0)
第06讲:参考模型

《工业控制网络》在线课程,由工控教育合作讲师提供,课程编号gongkongedu20161115。《工业控制网络》采用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数据通讯与计算机网络基础,CAN总线,Device Net,其他现场总线简介及现场总线发展趋势介绍的综合应用等方面的应用实例等内容。

《工业控制网络》内容通俗易懂、注重实用,具有高深的理论分析及数学运算,从实用的角度列举了多种应用实例,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更多详情见:http://www.gongkongedu.com/CourseInfo.aspx?status=1&id=8951

  1. 2016/11/30
  2. 人气(730)
  3. 星级(10)
  4. 评论(0)
总数:142 | 当前第4/1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