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数:21 | 当前第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西门子收购罗杰康公司_gongkong《行业快讯》2012年第13期(总第31期)
近日,西门子宣布已成功完成对加拿大数据通信网络系统制造商罗杰康(RuggedCom)普通流通股的收购交易,收购价格为每股33.00加元。根据西门子和罗杰康公司之间持协议,罗杰康的董事会将会重组,西门子公司将指派若干名新的董事加入董事会。
  1. 2012/5/11
  2. 人气(4675)
  3. 星级(10)
  4. 评论(0)
gongkong《行业快讯》2012年第13期(总第31期)
gongkong《行业快讯》2012年第13期(总第31期) ,主要内容有:德国2012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开幕,GE推出高性能COM Express模块,西门子宣布已成功完成对加拿大数据通信网络系统制造商罗杰康(RuggedCom)普通流通股的收购交易,魏德米勒最近赢得了中国石化在武汉的80万吨乙烯项目的接线盒招标项目,Korenix科洛理思JetNet 3008/3008f系列8口快速以太网交换机升级上市,我国一项物联网标准有望成国际标准,施耐德电气亮相第七届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西门子在2012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期间举办了第四届“中国工业日”活动,菲尼克斯电气发布高性能冗余控制器,2012(第三届)中国物联网大会25日在北京开幕!
  1. 2012/4/28
  2. 人气(6840)
  3. 星级(10)
  4. 评论(0)
大工计控_新一代网络化控制系统
基于DCCE协同自动化的NEAS(Networked Enterprise Automation System)是综合了过程控制、运动控制、软测量、工程组态、人机界面、监控管理和工业通信网络的企业级自动化应用,是支持用户定制其现场控制系统、批量控制系统、制造执行系统、运营管理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的统一集成构架和协同开发平台。大连理工计算机控制工程有限公司
  1. 2012/4/26
  2. 人气(4173)
  3. 星级(10)
  4. 评论(0)
西门子全集成自动化视频12-通信
您是否希望实现最高透明度、更短调试时间、极短的停机时间以及高性能通信?同时还要符合全球性的开放式安全标准? 全集成自动化采用 PROFIBUS 和 PROFINET等国际标准,借助它的开放性,您可以构建统一的通信网络
  1. 2012/3/31
  2. 人气(6229)
  3. 星级(10)
  4. 评论(0)
我国自动化领域一项标准成为德国国家标准_gongkong《行业快讯》2012年第4期(总第22期)
我国自主技术EPA(即工厂自动化用以太网)配置设计标准IEC 61784-5-14(工业通信网络 规范 第5-14部分:现场总线的配置设计 第14类型)顺利通过德国电气电工信息技术委员会(DKE)的投票,被批准以德语版德国标准出版。EPA配置设计标准成为德语版德国国家标准,是我国工业自动化领域自主技术成为世界先进国家标准的新突破,表明我国自主工业技术标准逐步取得了发达国家的认可。
  1. 2012/3/5
  2. 人气(4432)
  3. 星级(10)
  4. 评论(0)
波仕电子485A 无源非光电隔离RS232转RS485产品接线使用说明
波仕电子 485A 无源非光电隔离RS232转RS485产品接线使用说明!波士RS-232/RS-485转换器都可将RS-232通信距离延长至1.2Km以上(9600bps时)。都可以用于PC机之间、PC机与单片机之间构成远程多机通信网络。波士电子是通过了ISO9002质量认证的企业。波士电子的RS-232/485/422转换器是获得2000国际测控博览会金奖的产品。 外形为DB-9/DB-9转接盒大小,其中DB-9(孔座)一端直接插在9芯RS-232插座(针座)上。如果PC机的RS-232接口为DB-25,请向波士电子特别提出,也可用DB-25/DB-9转接盒。PC机RS-232串行口的DB-25芯与DB-9芯连接器引脚分配如下:DB-9:2-RXD(收),3-TXD(发),5–GND(地)。DB-25:2-TXD(发),3-RXD(收),7-GND(地)。波士电子还可以提供军品级(-40℃)的转换器。 RS-485(或RS-422)通信建议一定要接地线,因为RS-485(或RS-422)通信要求通信双方的地电位差小于1V。即:半双工通信接3根线(+A、—B、地),全双工通信接5根线(+发、—发、+收、—收、地)。为了安全起见,建议通信机器的外壳接大地。光隔转换器(U485C、U485A)的所有外接电源的“地”必须全部连在一起但不要与计算机外壳地相连,因为电源“地”同时也是RS-485或RS-422的信号“地”。当通信距离超过100米时推荐使用光电隔离的通信接口转换器。
  1. 2011/8/11
  2. 人气(5351)
  3. 星级(10)
  4. 评论(0)
TV :国家标准GB/T 19760-2008 《CC-Link控制与通信网络规范(第1.2.3.4部分)》发布
作为工业自控领域广泛应用的一类通信协议,CC-Link(控制与通信网络)技术以其开放性、可靠性、稳定性和扩展的灵活性为广大用户所共知,并已经列入IEC61158国际现场总线系列标准。目前,在国内CC-Link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力、采矿、汽车制造、轮胎、冶金、造纸及基础设施包括石油管线、污水处理、地铁等工业领域,很多高等院校、厂矿、企事业单位也在从事CC-Link兼容产品的开发工作,并有多种国内企事业单位的CC-Link兼容产品通过测试和批量生产。因而国内自动化产品用户、生产企业迫切希望将CC-Link协议规范尽早以我国标准的形式规范化,以指导企业的开发、生产、测试及产品的应用。 为此,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SAC/TC124)秘书处,按照国家标准制修订程序的有关规定,在2005年5月已转化实施的CC-Link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基础上,列入升级修订计划上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并获批准立项,计划编号:20080642-T-604。经SAC/TC124秘书处与有关单位协商,于2007年9月20日由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牵头联合清华大学、同济大学、西南大学、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中海油、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成立了CC-Link协议规范标准起草工作组。工作组的主要任务是将最新的CC-Link协议规范转化成国家标准。2007年10月完成规范标准全部初稿。2008年完成了国家标准所需的起草、审查和报批工作。经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有关部门最终审查于2008年12月15日正式批准发布,2009年6月1日实施。 该标准正式批准后,SAC/TC124秘书处与有关单位协商,定于2009年3月12日在北京召开国家标准GB/T 19760-2008《CC-Link控制与通信网络规范(第1.2.3.4部分)》发布会,同时宣讲该系列标准(第1部分:CC-Link协议规范;第2部分:CC-Link的实现;第3部分:CC-Link行规;第4部分:CC-Link/LT 协议规范)相关内容。
  1. 2009/7/25
  2. 人气(11469)
  3. 星级(10)
  4. 评论(0)
实况转播(1):国家标准GB/T 19760-2008 《CC-Link控制与通信网络规范(第1.2.3.4部分)》发布会
作为工业自控领域广泛应用的一类通信协议,CC-Link(控制与通信网络)技术以其开放性、可靠性、稳定性和扩展的灵活性为广大用户所共知,并已经列入IEC61158国际现场总线系列标准。目前,在国内CC-Link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力、采矿、汽车制造、轮胎、冶金、造纸及基础设施包括石油管线、污水处理、地铁等工业领域,很多高等院校、厂矿、企事业单位也在从事CC-Link兼容产品的开发工作,并有多种国内企事业单位的CC-Link兼容产品通过测试和批量生产。因而国内自动化产品用户、生产企业迫切希望将CC-Link协议规范尽早以我国标准的形式规范化,以指导企业的开发、生产、测试及产品的应用。 为此,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SAC/TC124)秘书处,按照国家标准制修订程序的有关规定,在2005年5月已转化实施的CC-Link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基础上,列入升级修订计划上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并获批准立项,计划编号:20080642-T-604。经SAC/TC124秘书处与有关单位协商,于2007年9月20日由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牵头联合清华大学、同济大学、西南大学、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中海油、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成立了CC-Link协议规范标准起草工作组。工作组的主要任务是将最新的CC-Link协议规范转化成国家标准。2007年10月完成规范标准全部初稿。2008年完成了国家标准所需的起草、审查和报批工作。经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有关部门最终审查于2008年12月15日正式批准发布,2009年6月1日实施。 该标准正式批准后,SAC/TC124秘书处与有关单位协商,定于2009年3月12日在北京召开国家标准GB/T 19760-2008《CC-Link控制与通信网络规范(第1.2.3.4部分)》发布会,同时宣讲该系列标准(第1部分:CC-Link协议规范;第2部分:CC-Link的实现;第3部分:CC-Link行规;第4部分:CC-Link/LT 协议规范)相关内容。
  1. 2009/7/13
  2. 人气(7642)
  3. 星级(10)
  4. 评论(3)
实况转播(4):国家标准GB/T 19760-2008 《CC-Link控制与通信网络规范(第1.2.3.4部分)》发布会
作为工业自控领域广泛应用的一类通信协议,CC-Link(控制与通信网络)技术以其开放性、可靠性、稳定性和扩展的灵活性为广大用户所共知,并已经列入IEC61158国际现场总线系列标准。目前,在国内CC-Link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力、采矿、汽车制造、轮胎、冶金、造纸及基础设施包括石油管线、污水处理、地铁等工业领域,很多高等院校、厂矿、企事业单位也在从事CC-Link兼容产品的开发工作,并有多种国内企事业单位的CC-Link兼容产品通过测试和批量生产。因而国内自动化产品用户、生产企业迫切希望将CC-Link协议规范尽早以我国标准的形式规范化,以指导企业的开发、生产、测试及产品的应用。 为此,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SAC/TC124)秘书处,按照国家标准制修订程序的有关规定,在2005年5月已转化实施的CC-Link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基础上,列入升级修订计划上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并获批准立项,计划编号:20080642-T-604。经SAC/TC124秘书处与有关单位协商,于2007年9月20日由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牵头联合清华大学、同济大学、西南大学、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中海油、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成立了CC-Link协议规范标准起草工作组。工作组的主要任务是将最新的CC-Link协议规范转化成国家标准。2007年10月完成规范标准全部初稿。2008年完成了国家标准所需的起草、审查和报批工作。经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有关部门最终审查于2008年12月15日正式批准发布,2009年6月1日实施。 该标准正式批准后,SAC/TC124秘书处与有关单位协商,定于2009年3月12日在北京召开国家标准GB/T 19760-2008《CC-Link控制与通信网络规范(第1.2.3.4部分)》发布会,同时宣讲该系列标准(第1部分:CC-Link协议规范;第2部分:CC-Link的实现;第3部分:CC-Link行规;第4部分:CC-Link/LT 协议规范)相关内容。
  1. 2009/3/13
  2. 人气(6948)
  3. 星级(10)
  4. 评论(2)
实况转播(3):国家标准GB/T 19760-2008 《CC-Link控制与通信网络规范(第1.2.3.4部分)》发布会
作为工业自控领域广泛应用的一类通信协议,CC-Link(控制与通信网络)技术以其开放性、可靠性、稳定性和扩展的灵活性为广大用户所共知,并已经列入IEC61158国际现场总线系列标准。目前,在国内CC-Link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力、采矿、汽车制造、轮胎、冶金、造纸及基础设施包括石油管线、污水处理、地铁等工业领域,很多高等院校、厂矿、企事业单位也在从事CC-Link兼容产品的开发工作,并有多种国内企事业单位的CC-Link兼容产品通过测试和批量生产。因而国内自动化产品用户、生产企业迫切希望将CC-Link协议规范尽早以我国标准的形式规范化,以指导企业的开发、生产、测试及产品的应用。 为此,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SAC/TC124)秘书处,按照国家标准制修订程序的有关规定,在2005年5月已转化实施的CC-Link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基础上,列入升级修订计划上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并获批准立项,计划编号:20080642-T-604。经SAC/TC124秘书处与有关单位协商,于2007年9月20日由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牵头联合清华大学、同济大学、西南大学、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中海油、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成立了CC-Link协议规范标准起草工作组。工作组的主要任务是将最新的CC-Link协议规范转化成国家标准。2007年10月完成规范标准全部初稿。2008年完成了国家标准所需的起草、审查和报批工作。经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有关部门最终审查于2008年12月15日正式批准发布,2009年6月1日实施。 该标准正式批准后,SAC/TC124秘书处与有关单位协商,定于2009年3月12日在北京召开国家标准GB/T 19760-2008《CC-Link控制与通信网络规范(第1.2.3.4部分)》发布会,同时宣讲该系列标准(第1部分:CC-Link协议规范;第2部分:CC-Link的实现;第3部分:CC-Link行规;第4部分:CC-Link/LT 协议规范)相关内容。
  1. 2009/3/13
  2. 人气(6847)
  3. 星级(10)
  4. 评论(1)
总数:21 | 当前第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