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数:4011 | 当前第389/402 首页 上一页 ... 384 385 386 387 388 389 390 391 392 393 ... 下一页 尾页
窦铁成:工人身边的新榜样
连日来,随着专家型工人窦铁成的事迹在社会上的广为传颂,在广大工人中掀起了尊重知识、崇尚技能的热潮。   太原重型机械集团工人王一行:我觉得真是行行出状元,没有平凡的岗位只有平凡的人   沈阳 市民 高奇星:工人通过学习钻研,也可以有知识 有技能,也可以成为专家。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学生:他在29年写了60多本笔记。我觉得这是对人的毅力的一种考验。   许多网民也纷纷留言,表达对窦铁成三十年如一日,热爱本职工作,坚持钻研技能执著精神的敬佩。   日前,窦铁成所在的中国中铁要求全系统建立健全各种机制,为广大工人自学成材提供有力的保障。   中国中铁党委书记 石大华:我们应该像对待兄弟那样地对待我们的每一位员工,关爱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环境。 (转自CCTV 2008.5.1)
  1. 2008/5/4
  2. 人气(6075)
  3. 星级(10)
  4. 评论(0)
袁政海班组:不断创新的技术群英
在江铃汽车集团公司,有一个由17名普通技术工人组成的袁政海班组,他们通过200多项技术创新,改写了产品模具依靠外购的历史。   这些刚刚被冲压出来的新型商用车发动机室外前板,它的模具就是今年由袁政海班组自主研发的最新技术成果。过去,江铃集团每年用于外购产品模具的费用高达两千多万元。到4月底,模具班研发出的新模具已超过420套,为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过亿元。   袁政海班组班长 袁政海:不断提高我们的加工能力,加工工艺,为企业能创造更多价值。   袁政海是全国技术能手,也是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在他的班组,个个都是技术明星,17人中有8位当上了高级技师。王春小灯、方悦工作法、万仁义调试法等,这些小发明、小创造都是以工人的名字命名的。今年4月,袁政海班组的管理经验被写进了全国机械工业先进班组考核指标。 (转自CCTV 2008.5.1)
  1. 2008/5/4
  2. 人气(6104)
  3. 星级(10)
  4. 评论(0)
复合组件(幻灯片)_力控监控组态软件Forcecontrol-V6.0图形界面及开发系统
力控6.0监控组态软件是北京三维力控科技根据当前的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总结多年的开发、实践经验和大量的用户需求而设计开发的高端产品,是三维力控全体研发工程师集体智慧的结晶,该产品主要定位于国内高端自动化市场及应用,是企业信息化的有力数据处理平台。  力控6.0在秉承力控5.0成熟技术的基础上,对历史数据库、人机界面、I/O驱动调度等主要核心部分进行了大幅提升与改进,重新设计了其中的核心构件,力控6.0面向. NET开发技术,开发过程采用了先进软件工程方法:“测试驱动开发”,产品品质将得到充分保证。力控6.0监控组态软件是北京三维力控科技根据当前的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总结多年的开发、实践经验和大量的用户需求而设计开发的高端产品,是三维力控全体研发工程师集体智慧的结晶,该产品主要定位于国内高端自动化市场及应用,是企业信息化的有力数据处理平台。  力控6.0在秉承力控5.0成熟技术的基础上,对历史数据库、人机界面、I/O驱动调度等主要核心部分进行了大幅提升与改进,重新设计了其中的核心构件,力控6.0面向. NET开发技术,开发过程采用了先进软件工程方法:“测试驱动开发”,产品品质将得到充分保证。
  1. 2008/4/29
  2. 人气(9073)
  3. 星级(10)
  4. 评论(0)
东元推广塑机行业专用变频器-GS510
2008 年4月9日, 中国东北第11届国际工业博览会 在 沈阳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此次博览会由沈阳装备制造行业协会与北方工商业展览有限公司 共同主办,得到了60多家相关协会、学会以及政府部门的鼎力支持。 自动化、分析仪、电力、动力传动、机床、塑胶 以及物流等 七大展区吸引并有序安排了各行业参展的知名企业。在自动化展区,有包括博世力士乐、中达电通、汇川、图尔克、贝加莱、巴鲁夫、威图电子等 知名品牌在内的 一百多家企业参展,展出产品 涵盖了PLC、工控机、变频器、伺服系统、传感器、过程仪表等工业自动化系统常用技术和产品。
  1. 2008/4/29
  2. 人气(10166)
  3. 星级(10)
  4. 评论(2)
【高举旗帜 科学发展 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四川攀钢集团:让“呆矿”变活 让“废气”变宝
  所谓“点天灯”就是过去把高炉生产过程中的附产气直接燃烧后排向空中,不仅浪费,而且污染非常严重。环行加热炉的采用,使高炉煤气全部得到了循环利用。   攀钢集团成都钢铁公司热工技术员 鄢瑞强:环行炉(的使用),每年节约天然气1600多万方,节约人民币1000多万元。   不仅如此,攀钢还依靠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攻克了用普通高炉冶炼高钛型钒钛磁铁矿这一世界难题,使曾被国外专家判为“呆矿”的资源得到了很好利用,有效控制了固体废弃物的排放。   “十五”以来,攀钢共投资25亿多元,实施环保和节能减排项目150余项。截止2007年底,攀钢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41%,工业水复用率接近94%。 (转自CCTV 2008.4.28)
  1. 2008/4/29
  2. 人气(6351)
  3. 星级(10)
  4. 评论(0)
【时代先锋】专家师傅窦铁成的绝活
他是一名工人,却承担着铁路系统四项重点工程输变电的维护重任。他只有初中学历,却培养出40多名电力技师和高级技师。他就是被中国中铁30万员工誉为专家型技术工人的窦铁成。   这是我们在采访窦铁成时拍摄的第一组画面。这60多本不同年代的学习笔记,是窦铁成近三十年来,从一个普通工人成长为一名高级技师的心路历程,也是我们追寻窦铁成工作、生活轨迹的起点。   今年52岁的窦铁成,1979年从农村被招工到中国中铁一局电务公司,当上了一名电力工,这是他从未见过,也从来没敢想过的工作。   中国中铁一局电务公司电力工高级技师 窦铁成:我的想法很简单,当工人要当一个让人瞧得起的工人,要当一个有技术、有水平、含金量高的工人。 (转自CCTV 2008.4.24)
  1. 2008/4/25
  2. 人气(7211)
  3. 星级(10)
  4. 评论(0)
大工程新进展:首钢新厂进入生产准备阶段
十一五期间我国最大的钢铁项目--首钢京唐钢铁公司经过数万施工者一年多的建设,在大规模建设顺利推进的同时,目前已经开始进入生产准备阶段。   记者:这里是位于河北曹妃甸的首钢新厂区的施工现场。这里正在紧张施工的是目前我国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高炉。现在高炉的炉体结构已经完成,今天开始进入了设备安装阶段。   这座5500立方米的高炉是世界最大的高炉之一,今天开始在顶部安装煤气回收管道,这是高炉最后安装的三大部件之一。再过一个月,设备安装工作将基本结束。   首钢建设公司 京唐工程总指挥 李斌:这个高炉的安装难度还是比较大的,最大单件重140吨,我们要把它吊到120多米高的炉顶上去。我们把最好的设备,聚集了很多技术骨干和精英来干这个高炉。   与此同时,为炼铁提供重要原料的焦化炉也已在一周前顺利点火运行。现在,焦炉炉内温度正在按计划逐步提高。这是整个工程中最早点火的设备,表明一直在进行大规模建设的首钢京唐钢铁公司开始进入了生产准备阶段。   首钢京唐钢铁公司 焦化作业部部长 姬福顺;再过70天我们就要装煤、投产、出焦。   首钢京唐钢铁公司从2007年3月开工建设,建设者在海滩上吹沙造地19平方公里,计划建成年产钢970万吨的新型钢铁基地,一期工程将在今年十月建成投产。新首钢将采用当今世界最尖端的技术,生产汽车板、造船板等目前我国大量依靠进口的板材,并实现了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废水、废气的循环利用,能耗和排放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转自CCTV控制 2008.4.22)
  1. 2008/4/23
  2. 人气(6043)
  3. 星级(10)
  4. 评论(0)
电学定律
很好的
  1. 2008/4/22
  2. 人气(6591)
  3. 星级(10)
  4. 评论(2)
高举旗帜 科学发展 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中国一重用优良装备锻造中国制造水平
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水压机,它的工作是把上百吨重的钢锻造出各种需要的形状。如果没有它,我们的钢厂连轿车的钢板都生产不了;这个丑陋的大家伙,是核电站一个重要原件,而它同样是这台水压机的杰作。   中国一重铸锻钢制造有限公司总裁 王宝忠:主要就是制造大型特大型锻件,就是把钢锭通过这个水压机,把它做成一种密度非常好的这样的锻件。   我国从03年起开始研究大型水压机,承担研究任务的中国一重集团历时5年,创新了400多项新技术,终于将这台世界上最大也是最先进的水压机安在了中国一重的厂房里。   中国一重铸锻钢制造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周小平:这台设备重量将近5千吨,数量有4万多个零部件,组装起来是一个非常大的庞然大物。   目前中石油、中石化的90%的炼油设备;大型船舶制造、大型水电核电设施等等,几乎所有关乎国家经济命脉的重工业生产设备的制造都有这台水压机的贡献,我国也因为它的诞生成了世界锻造技术最先进的国家。转自(CCTV 2008.4.15)
  1. 2008/4/16
  2. 人气(7673)
  3. 星级(10)
  4. 评论(0)
【劳动者之歌】新时代优秀的智能型工人王军
从一名普通的岗位辅助工,逐渐成长为新时代优秀的智能型工人,今天的《劳动者之歌》为您介绍上海宝钢分公司热轧厂首席机械设备点检员王军。   1987年,王军成为宝钢2050热轧精整线剪刃装配班的一名普通工人。在别人看来,这个岗位劳动强度大、技术含量低,可王军总能找出创新点,他的第一项创新成果就使原来更换一个剪刃要两个人花上一个半小时,缩短到了一个人只用半个小时。   2001年,王军转岗到精整机械设备作业区做设备点检员,他很快适应了新岗位。一次,一套改造项目在离正式投产前两天,突然出现零件与零件之间无法定位的难题,王军依靠平时的积累,很快提出了解决方案,确保了项目的按时投产。   20年来,王军先后获得58项专利,被评为全国十大青年岗位能手。转自(CCTV 2008.4.14)
  1. 2008/4/15
  2. 人气(6540)
  3. 星级(10)
  4. 评论(0)
总数:4011 | 当前第389/402 首页 上一页 ... 384 385 386 387 388 389 390 391 392 393 ...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