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数:3564 | 当前第347/357 首页 上一页 ... 342 343 344 345 346 347 348 349 350 351 ... 下一页 尾页
实况转播(4):国家标准GB/T 19760-2008 《CC-Link控制与通信网络规范(第1.2.3.4部分)》发布会
作为工业自控领域广泛应用的一类通信协议,CC-Link(控制与通信网络)技术以其开放性、可靠性、稳定性和扩展的灵活性为广大用户所共知,并已经列入IEC61158国际现场总线系列标准。目前,在国内CC-Link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力、采矿、汽车制造、轮胎、冶金、造纸及基础设施包括石油管线、污水处理、地铁等工业领域,很多高等院校、厂矿、企事业单位也在从事CC-Link兼容产品的开发工作,并有多种国内企事业单位的CC-Link兼容产品通过测试和批量生产。因而国内自动化产品用户、生产企业迫切希望将CC-Link协议规范尽早以我国标准的形式规范化,以指导企业的开发、生产、测试及产品的应用。 为此,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SAC/TC124)秘书处,按照国家标准制修订程序的有关规定,在2005年5月已转化实施的CC-Link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基础上,列入升级修订计划上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并获批准立项,计划编号:20080642-T-604。经SAC/TC124秘书处与有关单位协商,于2007年9月20日由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牵头联合清华大学、同济大学、西南大学、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中海油、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成立了CC-Link协议规范标准起草工作组。工作组的主要任务是将最新的CC-Link协议规范转化成国家标准。2007年10月完成规范标准全部初稿。2008年完成了国家标准所需的起草、审查和报批工作。经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有关部门最终审查于2008年12月15日正式批准发布,2009年6月1日实施。 该标准正式批准后,SAC/TC124秘书处与有关单位协商,定于2009年3月12日在北京召开国家标准GB/T 19760-2008《CC-Link控制与通信网络规范(第1.2.3.4部分)》发布会,同时宣讲该系列标准(第1部分:CC-Link协议规范;第2部分:CC-Link的实现;第3部分:CC-Link行规;第4部分:CC-Link/LT 协议规范)相关内容。
  1. 2009/3/13
  2. 人气(7113)
  3. 星级(10)
  4. 评论(2)
实况转播(3):国家标准GB/T 19760-2008 《CC-Link控制与通信网络规范(第1.2.3.4部分)》发布会
作为工业自控领域广泛应用的一类通信协议,CC-Link(控制与通信网络)技术以其开放性、可靠性、稳定性和扩展的灵活性为广大用户所共知,并已经列入IEC61158国际现场总线系列标准。目前,在国内CC-Link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力、采矿、汽车制造、轮胎、冶金、造纸及基础设施包括石油管线、污水处理、地铁等工业领域,很多高等院校、厂矿、企事业单位也在从事CC-Link兼容产品的开发工作,并有多种国内企事业单位的CC-Link兼容产品通过测试和批量生产。因而国内自动化产品用户、生产企业迫切希望将CC-Link协议规范尽早以我国标准的形式规范化,以指导企业的开发、生产、测试及产品的应用。 为此,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SAC/TC124)秘书处,按照国家标准制修订程序的有关规定,在2005年5月已转化实施的CC-Link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基础上,列入升级修订计划上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并获批准立项,计划编号:20080642-T-604。经SAC/TC124秘书处与有关单位协商,于2007年9月20日由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牵头联合清华大学、同济大学、西南大学、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中海油、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成立了CC-Link协议规范标准起草工作组。工作组的主要任务是将最新的CC-Link协议规范转化成国家标准。2007年10月完成规范标准全部初稿。2008年完成了国家标准所需的起草、审查和报批工作。经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有关部门最终审查于2008年12月15日正式批准发布,2009年6月1日实施。 该标准正式批准后,SAC/TC124秘书处与有关单位协商,定于2009年3月12日在北京召开国家标准GB/T 19760-2008《CC-Link控制与通信网络规范(第1.2.3.4部分)》发布会,同时宣讲该系列标准(第1部分:CC-Link协议规范;第2部分:CC-Link的实现;第3部分:CC-Link行规;第4部分:CC-Link/LT 协议规范)相关内容。
  1. 2009/3/13
  2. 人气(7012)
  3. 星级(10)
  4. 评论(1)
实况转播(2):国家标准GB/T 19760-2008 《CC-Link控制与通信网络规范(第1.2.3.4部分)》发布会
作为工业自控领域广泛应用的一类通信协议,CC-Link(控制与通信网络)技术以其开放性、可靠性、稳定性和扩展的灵活性为广大用户所共知,并已经列入IEC61158国际现场总线系列标准。目前,在国内CC-Link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力、采矿、汽车制造、轮胎、冶金、造纸及基础设施包括石油管线、污水处理、地铁等工业领域,很多高等院校、厂矿、企事业单位也在从事CC-Link兼容产品的开发工作,并有多种国内企事业单位的CC-Link兼容产品通过测试和批量生产。因而国内自动化产品用户、生产企业迫切希望将CC-Link协议规范尽早以我国标准的形式规范化,以指导企业的开发、生产、测试及产品的应用。 为此,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SAC/TC124)秘书处,按照国家标准制修订程序的有关规定,在2005年5月已转化实施的CC-Link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基础上,列入升级修订计划上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并获批准立项,计划编号:20080642-T-604。经SAC/TC124秘书处与有关单位协商,于2007年9月20日由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牵头联合清华大学、同济大学、西南大学、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中海油、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成立了CC-Link协议规范标准起草工作组。工作组的主要任务是将最新的CC-Link协议规范转化成国家标准。2007年10月完成规范标准全部初稿。2008年完成了国家标准所需的起草、审查和报批工作。经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有关部门最终审查于2008年12月15日正式批准发布,2009年6月1日实施。 该标准正式批准后,SAC/TC124秘书处与有关单位协商,定于2009年3月12日在北京召开国家标准GB/T 19760-2008《CC-Link控制与通信网络规范(第1.2.3.4部分)》发布会,同时宣讲该系列标准(第1部分:CC-Link协议规范;第2部分:CC-Link的实现;第3部分:CC-Link行规;第4部分:CC-Link/LT 协议规范)相关内容。
  1. 2009/3/13
  2. 人气(8011)
  3. 星级(10)
  4. 评论(0)
  1. 2009/2/17
  2. 人气(8468)
  3. 星级(10)
  4. 评论(0)
第十四届国际集成电路研讨会暨展览会(IIC-China 2009)
2009年春季四场盛会不容错过 深圳 — 中国最大的电子产业基地 依托珠三角发达的电子整机制造业,深圳IC设计业发展迅速,在国内占据“领跑”地位。IIC-China 吸引深圳本地优秀的 系统方案、IC/元器件供应商,为广大应用工程师提供一条龙服务…更多详情 西安 — 西部电子重镇 西安是中国科技的发展中心及研发基地,拥有大量的本土设计公司及知名半导体厂商,相关产业发展速度令人惊叹。 IIC-China首次挺进西安,是您掌握最新技术前所未有的机遇!ina2009.htm target=_blank>更多详情
  1. 2009/2/10
  2. 人气(5884)
  3. 星级(10)
  4. 评论(0)
改变传统理念-深化OEM自动化价值——施耐德电气OEM客户行业市场部经理李小勇先生

2008年12月,SCHNEIDER OEM Initi@tive(施耐德电气OEM创新之旅)在摩纳哥举行。施耐德电气此次面向全球900余家OEM客户隆重推出了全新的OEM自动化解决方案。这些方案打破了传统的产品理念和解决方案思想,甚或对传统产品体系作出了大胆的改变,并对OEM解决方案作出了重新定义。作为唯一参加此次活动的中国媒体,中国工控网(www.gongkong.com)专访了施耐德电气OEM客户行业市场部经理李小勇先生,请他对施耐德电气的OEM自动化解决方案作了深刻解读。详细介绍

  1. 2009/1/29
  2. 人气(11359)
  3. 星级(10)
  4. 评论(1)
专题探访泓格WinPAC
WinCon-8000其核心处理器均为32-bit RISC CPU,WinCon的操作系统为Windows CE .NET;具有强大的计算能力和通讯能力,支持Scada、HMI和海量数据存储,是进行产业升级的最佳选择
  1. 2009/1/17
  2. 人气(7367)
  3. 星级(10)
  4. 评论(2)
中国OEM自动化市场概况_camrs2008
众所周知,中国的制造业正在过冬,所谓唇齿相依,机械设备制造也遭受了寒流的直接冲击。那么,OEM自动化的三九寒冬真的来了吗,这个冬天究竟会有多冷?演讲人:中国工控网市场研究部 汪凡
  1. 2009/1/12
  2. 人气(9723)
  3. 星级(10)
  4. 评论(2)
2008年过程自动化市场运行分析_Camrs2008
PA和FA各占自动化市场的半壁江山,其用户群,产品线和供应商的不同决定了这两者不同的市场格局。演讲人:中国工控网市场研究部 张江南
  1. 2009/1/12
  2. 人气(8399)
  3. 星级(10)
  4. 评论(0)
“危”中寻“机”——当前经济形势下的自动化市场前景判断_Camrs2008
2008年或许就是中国自动化市场二十余年黄金发展后的一个休止符。进入2009年,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仍在继续,2009,中国的自动化市场将怎样发展?对于自动化企业而言,需要在不确定中寻找肯定,在危机中寻找机会...演讲人:中国工控网市场研究部 余雁
  1. 2009/1/12
  2. 人气(9001)
  3. 星级(10)
  4. 评论(1)
总数:3564 | 当前第347/357 首页 上一页 ... 342 343 344 345 346 347 348 349 350 351 ... 下一页 尾页